我国 pm2.5 和雾霾污染特征及控制策略.docx我国 pm2.5 和雾霾污染特征及控制策略.docx 我国大气污染的历史进展进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70 至 1990 年,主要污染源为工业点源,主要污染物为 TSP,污染尺度是局地,环境管理模式是浓度控制、消烟除尘、工业点源治理、属地管理;第二阶段是 1990 至 2000 年,主要污染源为燃煤、工业,主要污染物为SO2、TSP,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是煤烟、酸雨;第三阶段是 2000 至 2024 年, 主要污染源为燃煤、工业、扬尘、机动车。机动车首次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大气环境管理模式为单一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注重燃煤污染控制,强调工业点源治理,实施属地管理,但启动了多污染源综合管理的进程,并在部分重点区域首次尝试了区域联防联控。 自 2024 年入冬以来,雾霾污染在我国变得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与每个人每天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没有一个人同意在浑浊的、充满各种病菌的空气中呼吸。不管是平民百姓、媒体舆论,还是政府机构,雾霾污染都已经成为他们共同高度关注的话题。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因雾霾污染而致人死亡的事件,但随着近期雾霾污染的加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明显呈上升趋势。同时雾霾污染还降低了空气能见度,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北京机场的多架航班由于雾霾污染而无法降落的事件再次向我们敲响了雾霾治理的警钟。 为此,不得不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雾霾污染到底是怎么产生的?雾霾污染的扩散和传播过程又是怎样的?我国对雾霾污染的讨论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2024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正式的监测讨论。从国内外对雾霾污染的讨论成果来看,雾霾污染除了与天气因素有关之外,最根本地还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汽车尾气和秸秆焚烧等有很大关系。从全国的监测数据来看,我国雾霾污染整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另外我国雾霾污染还呈现出区域性分布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出聚集性。因此讨论雾霾污染在区域内传播过程意义重大。从时间角度看,雾霾污染并不是当下的一个突发性事件,而是一直都存在但没有引起关注的历史问题。因此有必要讨论在长期内污染物排放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这对治理雾霾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我国雾霾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秸秆焚烧、汽车尾气、人类日常生活和煤炭、焦炭的消费都是雾霾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其次,以上述几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建立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通过两种模型的比较得出,是模型之外的其他因素推动了雾霾向周边城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