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公告我非常渴望自己能进入到孩子的世界,而实际上我们任何一个成人都是做不到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尽可能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看问题,使得他们健康成长。我在认真分析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来和大家一起探讨?1、家长对孩子希望过高。每个家长都同意自己家的孩子活泼、开朗、自理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有许多好朋友等等。家长望子成龙的希望不错,可是孩子所生活的环境以及自身的各种因素都不是相同的,这就是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个性所在,正因如此才有了真实漂亮的社会。假如家长一味的看别人怎样教育孩子,然后自己跟其后,结果只能是千篇一律。教育方式有许多中,适合其他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定就能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在教育过程中会造成拔苗助长或者是使孩子错过最佳进展时期,会影响孩子一生。家长对孩子过高的希望会使孩子失去欢乐和幸福的童年。有些东西失去了永远就不可能再“ ”得到,认真想想!我认为: 爱孩子就给孩子自由进展的空间 。2、正确认识孩子的自私倾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感情分为:大感情和小感情。他们谁也离不开水,相辅相成。之所以我们成人能正确处理事情,因为理性的原因。而幼儿认识事情更多的是感性认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如:独生子女的政策,使每个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是核心型的,以他为核心,全家人都疼他,爱她,怕他受到一点损害,想不自私都很难。社会环境很难改变,可孩子最终会长大,离开父母走向社会,去适应大环境,不如我们家长和老师都放手,让孩子自由去飞。在班里我们是这样做的:(1)当幼儿有吃的食物或者是玩具时。我就鼓舞孩子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刚开始他们不同意,我就和他们玩,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分给孩子们吃大家都很兴奋,渐渐的他们喜爱这种相处方式。带来东西,有玩具会和小伙伴一起玩了。(2)遇到冲突。孩子心中没有恩怨。遇到这种事,我会先把孩子分开,然后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很多时候我们成人的观点和处世法则不符合孩子,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尊重孩子,支持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作为家长很简单,让孩子尊重别人,做事不能只想自己。孝敬老人,多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3、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说到这里,肯定有家长有疑问: 不可能吧!我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比如:你在看书而孩子无缘无故的哭了?你的反应肯定是孩子饿了、渴了、还是身体不舒适。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是你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