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功能展现历史价值随着课程改革与素养教育的深化推动,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新教材的投入使用,给一线老师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怎样用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功能,进一步为教学服务呢?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核心要求,改变了原教材中单一的呈现方式,积极提倡、开展探究与合作型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努力地挖掘教材功能,使教材中的历史价值得到充分展现。一、挖掘教材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深化挖掘历史史实,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全面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增加了很多让学生自主活动的内容。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新教材通过对历史史实简明的描述,深化浅出地勾勒出历史的进展脉络。但是,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一般不太感兴趣,他们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不高,但他们一般都喜爱看有关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因为很多电视剧中的故事都是历史材料改编的,增加了一定的“趣味”,这样就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片面认识。例如:新教材中,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列强侵华的罪行写得过于简单,对“火烧圆明园”这个历史史实也没有进行具体的阐述。这样,学生不会对英法联军的罪行产生深刻的认识。实际上,英法两国利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老师可以把《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详细地介绍给学生。这样,就会让学生对西方列强所犯的罪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三、挖掘内容的探究性,培育学生探究史实的能力新教材中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案例展示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对问题进行探究。这是新课改提倡的探究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而且,新教材中采纳了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新教材的语言叙述简练平实、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时,老师可先诵读有关长江与黄河的古诗,然后通过问题设计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这样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培育了学生探究历史史实的能力。四、挖掘培育能力因素,进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我们从新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发现,编者对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处理非常到位。首先,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新教材中设计了很多主题活动,如培育学生动手能力的活动——绘制历史地图、历史图表;通过“讲历史故事、说历史成语”来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开展历史考察、社会调查、整理口述史料等讨论活动,来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