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摘要:现今全球对湿地的生态保护日益重视,加快建设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成为城市绿地生态保护区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南京开发区滨江湿地公园景观概念设计这个投标项目实例,来分析探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可持续进展;设计引言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日,生态保护成为当下全球经济进展的催化剂。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它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临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湿地不仅可以净化水质、平衡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环境,同时它还承担着动植物栖息地的重任,并可以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物产。城市湿地公园是以生态湿地为依托,成为城市里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它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1、湿地公园建设遵循的原则1.1 保护为主、可持续的生态进展原则自然湿地面积在全球只占约 6%,却担负着地球上约 20%的物种生存繁衍,为它们提供生存环境,因其这一无可替代性的生态功能,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公园的设计与建设首先应突出生态保护的宗旨,以保持湿地原生态特性为主,并应对现有已遭受破坏的湿地环境进行修复,尽可能维持其自然特性。通过湿地的生态保护,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维持原有自然物种的生态平衡,达到生态性的可持续进展。1.2 合理适度开发、进展科研科普功能自然湿地的开发需要合理适度,不可过度开发利用,重在维持原有生态特性,保护现有生物多样性。不可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过度开发,建设一些经济效益大,但对生态破坏严重,或过度占用湿地面积,减少动植物生存空间的景观项目。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围绕湿地资源的科学性、科普性展开,以介绍湿地生态为主,重点推广普及湿地生态科学知识,园林景观建设、活动项目建设都应以介绍水资源、动植物生态资源等为主,将人与自然更加融合在一起,使湿地公园成为人与自然的结合体。1.3 因地制宜、根据各自地理环境特点突出各地区湿地的特色主题湿地公园建设不可千篇一律。虽然公园建设都以生態湿地为背景,但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地理、生物特点,重点打造属于本地区特征的主题湿地公园。可以从湿地水文水源环境的不同、栖息动物的种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