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其强大的政治震撼力载入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史册。30 年后的今日,回顾这场大讨论,仍深深感受它的历史厚重。中国的改革虽然已经进入新的转折期,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留下的思想遗产,依旧光彩夺目,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指导创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真理标准大讨论冲击了对社会主义的扭曲认识和僵“化思想,冲击了习惯于 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和飞速进展的革命实”践 的主观唯心主义,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起点,而且始终是引领改革开放、推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着力点。 回顾 30 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0 年来,我们党形成并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进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就其逻辑演进程序而言,完全是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和人民事业进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进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实践性是其最鲜亮特征。实践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是中国改革开放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改革方法论的坚实基础。中国 30 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支撑的。这个方法论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深化党心、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虽然没有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却使人们的思想拨乱反正,重新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大讨论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实践的标准衡量是“”“”“”“非。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的 不争论 、 摸着石头过河 以及后来的 抓大放小 、 有所为,”“”有所不为 等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进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不仅依据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也是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集中全党智慧、正确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产物。30 年的历程证明,只有立足于历史的实践,着眼于新的实践,才能产生讨论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巨大理论勇气,才能开创马克思主义进展的新境界。 30 年奋斗,30 年拼搏,我们党和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