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节征文 6 号作品【老师节征文】老师,你好吗!郑老师初中时教我历史,那时四十五六岁,高高瘦瘦,头发已经半白,整天笑呵呵的,人很和气。那时侯,我们最讨厌的是地理课,那个徐老师讲课实在是与众不同:往讲台上一坐,照本宣科的念课本,他念一句我们抄一句,念的和书上一字不差;最喜爱上的是郑老师的历史课。郑老师上课,对课本上有的,只是稍稍一提而已,点到为止,大部分时间是海阔天空、旁征博引的讲些书上没有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历史课成绩,同学们都私下里用“”功背本上的东西,以便上课时腾出时间来听 故事 。应该说,我后来喜爱看历史书籍,和那时培育起来的情趣不无关系。现在想起来,郑老师讲课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用不着的,可是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却不是用分数可以衡量。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对两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武则天和雍正。他评价武则天:假如她是个男人,她会是中国最优秀的帝王,可惜她是女的,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和心机用于弥补她性别的劣势。对雍正的评价是:敢想敢干,至少比他那个爱游山逛水的儿子强。那时,十几岁的我们,无法确定他的这些话是对是错,但至少对于我来说,后来看书时,对这两位帝王级的人物是格外上心的。初二下学期快结束时,一天,我们看见郑老师和一个高个子女人在校园散步,看他们有说有笑的样子很亲热。就在同学们胡乱猜想的时候,一个消息在学校里传开,郑老师要走了,同时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她是郑老师的未婚妻。同学们对郑老师要走一事反应强烈,同学们找到班主任,要去找校长,请他无论如何不要放郑老师走。为此,班主任专门开了一次班务会,大概的给我们讲了郑老师的事。郑老师是老一代大学生,学的是理科(记得是数学,记不准了)。不幸的是,他刚走出校“”门,就进了监狱的大门,受父辈和祖辈的牵连,他被扣了顶 历史反革命 的帽子。在监狱里,郑老师表现好,加之人们同情他的无辜,他被分派管理监狱的图书室,从此,他一头扎进书堆里,直到平反出狱。郑老师是不幸的,但他在不幸里没有沉沦,而始终保持着一颗上进的心。在监狱的近 20 年里,他博览群书,对历史钻研的尤其深、透;他还自学了绘画、书法。平反出狱后,他选择了做老师,没回他的家乡,就近在我就读的学校工作。在学校里,郑老师以他的才华和敬业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他教过物理,代过数学课,因为缺少历史老师,后来他又改教历史。班主任说,郑老师无论教什么课,都能如鱼得水、潇洒自如,赢得学生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