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构成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实践与讨论随着城市的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进入家庭化,作为城市中的新家庭,他们本身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也有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他们需要在原有家庭教育观念中融入新的理念与想法,本文讨论了这类家庭的现状,探讨这类家庭父母主要存在的问题,并辅以针对性的思考与对策,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优化。1.新家庭构成的背景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开放的城市态度、优越的城市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遍布全国的各类企业,诸多亮点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此进展,特别是“落户积分政策”的实施,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笔者所处的桃花坞地区,历史悠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厚,在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这里房屋普遍破旧,路面狭小,且受河道阻隔,居民出入不便,再加上苏州园区、新区的快速进展,因此,更多的苏州人搬迁离开这里,而这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留下来的老人以及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根据学校统计,这个片区 70%的家长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甚至于有一定量的文盲父母,家长文化程度低、职业不稳定、有一定的生存压力,对未来无规划,家长本身缺乏学习的动力、反思的能力,对于孩子的教育,甩手扔给学校,认为教育有学校就足矣,自己只管挣钱交学费就可以,这样导致跟孩子沟通沟通大大减少,孩子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家长们要么甩手不管,要么极端专制,剥夺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自我实现和实现父母梦想之间形成矛盾、困惑……而事实上,家庭在儿童塑造过程中极具重要性。一个孩子病了,父母可以将其送到医院获得医学的专业支持,可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怎么办呢?学校应该给予父母一定的指导,让他们改变自身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获得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成长。2.新家庭构成的家庭教育观念过去,家庭教育强调“教”,注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们常常为教出“神童”,不惜一切代价,在这种氛围中,爸妈在“功利的教育观”下延伸出许多的埋怨、生气、焦虑、抓狂……新苏州人父母更是会无所适从,感到自己无力辅导孩子,想要了解“教”孩子的具体方法,却不明白同样的方法未必适合孩子。家庭生活中天天都要进行的协商是怎样的呢?哪个子系统会行使权力?用怎样的方式施行的呢?是强迫而专制的还是相互讨论允许不同的意见呢?家庭教育指导就是要提升爸爸妈妈的领悟力,格局、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