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个人学习体会新课程改革从某某年开始实施,几年来的实践结果,已经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几家高兴几家愁,新课改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我无法评论这个结果。当我们一次次地接受着课改专家们的培训,我确实吸收了很多新奇的课程理念和思想。但同时,这也让我不断地反思,这些理念和标准要如何才能落到实处?对于我们毕节现阶段的教育情况,到底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才能实实在在地推动我们教育的进展?我主要谈一下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我们现阶段毕节教育现状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新课改实施比较成功的主要是发达地区和城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地方的教育之所以能够快速进展,有的甚至正逐步与国际接轨,跟他们的经济发达程度是密不可分的。他们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备,学校的硬件设施完备齐全,平均人数是 40 个学生的小班教学,这些条件和新课程理念是和谐统一的。而我们呢?全国出名的贫困地区,学校的硬件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每个班 80 多个同学塞得黑压压一片,具体落实新课改的时候这些就是巨大的阻力和困难。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是自主、合作、探究,我们的具体困难在哪里呢?比如,我上生物的,班上 80 多学生,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样,让学生自主学习,就会存在多极分化,对那些能力偏中下的同学,还要老师讲解,所以 15 分钟讲 30 分钟练这样的模式,不实际。对于合作,我们的学生很多都是来自农村,很多都是留守孩子,性格相当的内向,让他们合作学习的时候,总是自己低着头看书。对于探究式教学,一个客观的制约条件就是课时安排。每周只有两节课,高二就要会考,教学内容都很难如期完成,加上我们学生探究能力弱、消耗时间长,那些探究活动哪有时间安排?我同学在武汉上课,高一一周加周六补课 6 节生物课,还有晚自习,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试想哪一种条件好?原来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过程和方法必须通过实验让学生去尝试和猎取,但现实条件限制了实验教学,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空间。再者,我们的课改开始晚,现在我们所教的高中生,都是小学和初中没有接触过新课改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习惯是从小就开始的,基础教育环环相扣,十几年的学习方式,要在高中突然来改变,谈何容易?所以,当我们的教育部门在煞费苦心地向发达城市课改成功的学校学习的时候,当我们在倾听发达地区课改专家们成功经验的时候,我想更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生搬硬套,而是什么才是适合我们毕节教育的方式。我们的教育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