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应用补贴规模高 用户使用次数也最多滴滴打车去年用户数破亿时,支付的补贴总额超过了 14 亿元,这还只是他们 77 天的补贴成本。双十二期间短短几天内,滴滴打车又补贴 1.3 亿元,快的打车补贴 1.8 亿元。如今补贴政策仍在继续,为了加大乘客打上车的成功率,补贴甚至延伸到了司机端。这样大手笔的补贴政策当然也惠及了更多用户。打车应用成为用户使用补贴最频繁的产品。调查数据显示,52.1%的用户表示使用打车应用的补贴次数最多。排在第二位的是外卖应用,20.8%用户使用外卖应用的补贴次数最多。外卖服务的补贴大战始于 2024 年下,部分地区的补贴幅度达到了满 20 元减 12 元。此前企鹅智酷的调查也发现,在读高校生是使用外卖补贴比例最高的人群。电影应用的补贴使用频率位居第三位,15.2%用户表示常常使用。一些电影票应用在特定时段推出的 9.9 元、19.9 元特惠活动也表现出吸引力。专车应用虽然单笔补贴力度都比较大,比如单笔补贴 20 元、甚至单笔 50 元的优惠券等活动都比较普遍,可用户使用的次数却比较低,仅 7.6%的用户表示常常使用专车应用补贴。家政类服务的补贴使用次数最低,为 4.3%。朋友社交分享是了解补贴活动的主要渠道补贴类推广的最主要渠道仍以线上为主。朋友之间的社交分享,是用户了解产品补贴的重要方式。企鹅智酷调查发现,40.8%的用户表示通过社交网络上的朋友分享了解到补贴服务。这也和产品的推广手段有关,比如打车应用的红包分享、优惠券推广等。商家的线上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广渠道,占比达到 30.5%。其次是媒体推广,占比为17.4%。商家的线下推广占比最低,为 11.3%。八成用户因补贴才开始使用产品补贴是让用户了解到某类产品并开始使用的吗?82.4%用户选择是,17.6%用户选择否。从这个数据的反馈来看,补贴的确成为产品推广的利器。让人欣慰的是,虽然用户因为受到补贴的刺激才开始了解并使用产品,但使用完产品以后,31.2%用户对产品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很满意,52.4%用户表示基本满意。仅 16.4%用户表示不满意,认为使用该的目的只是因为补贴的诱惑。停止补贴后,50%用户不会弃用核心的问题来了。互联网产品靠补贴吸引来用户后最大的疑问是,若补贴停止后,用户会大量流失吗?从调查结果来看,至少 50%用户不会立即放弃该产品。11.7%用户选择照常使用,39.1%用户称不弃用,但会降低使用频次。剩余 32.1%用户选择找其它有补贴的同类产品。17.1%用户表示会弃用。结论:尽管我们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