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管理者读后感《有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 1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告诉我们:平凡人,完全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如何卓有成效第一,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第二,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第三,充分发挥人的长处;第四,要事优先;第五,有效决策。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拜读完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对管理的理念有又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读此书真正认识到管理者要做到卓有成效,必须对组织有贡献,同时也要使个人能够得到进展.深刻地认识到管理者必须将学到的理念诉诸于实践,因为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管理者通常遇到的四种情况: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运作,除非他们敢于实行行动来改变周围的一切.3、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4、管理者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局限.这些充分告诉我:一个人假如不致力于学习提高自己的有效性,就不可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有效性.德鲁克认为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自己需要注意和努力的方面:一.要从管理工作自己的时间入手: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筹安排时间。二、要重视工作中绩效和成果:直接成果;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培育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三、重视贡献,就是重视有效性.心智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未来.《有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 2看到了关于用人方面的说法。德鲁克认为,人无完人。用人应当重点发挥人的长处而不要盯着短处。样样皆通很可能意味着一无是处。但是传统的西方企业的用人方法,或者是绩效考评方法,往往会导致没有缺点的人,结果也就是仅仅符合最低要求的人。而日本企业则因为不能因为某人绩效不好而降级或者开除,所以干脆没有考评制度。德鲁克很怀疑日本企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这种文化有关。相比之下,以前的民营以及日资企业,倒是因为没有这么全面的评估,大家没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可以更专心地投入在工作上。东西方的企业文化真的是截然不同。根本原因可能是,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而东方人认为人性本善。西方企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