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的史记立体的诗篇打开文本图片集雕刻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制品之一,木雕作为雕刻品中的重要一项,以其悠久的历史、众多的表现形式及通俗生动、简单易制的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建筑木雕之美建筑木雕装饰,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方式,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一直被沿用与进展。木雕在成为一门独立的雕刻艺术之前,其主要功用是对木质的建筑构件进行外表装饰,也有相当数量用在造像与明器制作中。中国的木雕始于何时,这已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至迟在战国、秦汉时,木雕艺术就进展到了一定水平。自此以后,历朝历代的木雕艺术都有一定的进展,而清代则是中国木雕艺术进展的辉煌时期。沈阳故宫建筑群始建于 1625 年,经历了清军入关前、入关后两个时期,至清末有古建筑 130 座。其中很少一部分在民国时期因多年失修、毁坏严重而被拆除,至今尚存有 114 座。这一座座雄伟建筑上的木雕都是前清木雕文化艺术的代表作。当走过大政殿、十王亭、崇政殿、凤凰楼、文溯阁、台上五宫等建筑时,每一处门楣、窗棂、栏杆、花罩、隔扇、挂落、飞檐,每一根梁柱、斗拱、省替等,都造型丰富、雕刻精致、多姿多彩,如大政殿前的两明柱,各有木雕金龙蟠柱,活灵活现,上述这些都显示了皇家至尊至贵的地位。特别是沈阳故宫建筑群的色彩,以黄、绿、红、青灰等颜色为主,而八角重檐的建筑结构、凤楼晓日的景观效果等,都独具特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沈阳故宫不同于北京故宫,它是宫高殿低,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宫殿的建筑木雕艺术之美是沈阳故宫院藏木雕品的一大特点,具有强烈的地方建筑特点与鲜亮的民族特色,是满族、蒙古族、汉族文化大融合在皇家宫殿雕刻艺术上的体现,是清代建筑木雕进展的集大成者。陈设木雕品之多沈阳故宫现藏有大量的宫廷木雕作品。绝大部分是清代康、雍、乾盛世时的佳作。宫中陈设是指摆置或悬挂于宫殿内外各处的屏、格、镜、盒、匾额、楹联等。这中间属挂屏、插屏、围屏、座屏、多宝格等数量较多。这些贵重的陈设工艺品专供宫廷、贵族观摩与玩赏。屏风类藏品在沈阳故宫留存相当多,是陈设类中的重要一项,而且大部分为清宫廷所遗留。工匠们将清朝历代帝王、名人的各种作品饰于多种材质上,装入精心制成的木屏内,既是宫中陈设品,又是一件件艺术品。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位皇帝多喜好书画,其中要数乾隆皇帝最痴迷于书法、绘画创作。乾隆在临政之余,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其手下大臣受其影响也爱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