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的中药方 1、三仁汤 组成:杏仁 15g,滑石 18g,通草 6g,白蔻 6g,竹叶 6g,厚朴 6g,苡仁 18g,半夏 10g。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 2、胃苓汤 组成:五苓散 3g、平胃散 3g。 功用:祛湿和胃。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 3、防己黄芪汤 组成:防己 12g、黄芪 15g、甘草 6g、白术 9g。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卫表不固,风水或风湿。 4、苓桂术甘汤 组成:茯苓 12g、桂枝 9g、白术 6g、甘草 6g。 功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 5、实脾汤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腹皮、附子、茯苓、干姜各 6g,甘草 3g。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阳虚水肿。 6、连朴饮 组成:厚朴 6g,黄连 3g,菖蒲 3g,半夏 3g,香豉 9g,枝子 9g,芦根 60g。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热温伏。 7、五苓散 组成:猪苓 9g,泽泻 15g,白术 9g,茯苓 9g,桂枝 6g。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 健脾祛湿的食疗调理 去湿的食物 1:薏米红豆粥 薏米红豆粥是治湿邪最好的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养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主料:薏米 100 克 辅料:枣(干)25 克,赤小豆 50 克,仙鹤草 10 克 调料:白砂糖 30 克[1]编辑本段制作方法 1. 将薏米、红豆以温水浸泡半日; 2. 用纱布将仙鹤草包好; 3.大枣去核浸泡; 4. 将薏米、红豆、仙鹤草、大枣一同放入锅中; 5. 加水煮成稀粥,最后撒上糖调味即可。 去湿的食物 2:素烧冬瓜 主料:冬瓜、香菜。 配料:葱段、酱油、高汤(或清水)、盐、糖。 做法: 1、冬瓜洗净去皮、切小块;冬瓜不要切的过大,两张麻将牌的大小就可以,否则不容易煮熟,俗称费火; 2、锅热后,倒比平常炒菜多一点的油,放入葱段;把冬瓜先过下油会更好吃,考虑到健康因素的话,那就略微多放一点油,把冬瓜表面都裹上油; 3、把冬瓜放入,翻炒至表面都裹上油,翻炒两分钟; 4、加入高汤,没有高汤就加入没过的清水,同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