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英两国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的差异以及对我国史料教学的启示[摘要]在当前的历史教育进展趋势下,将史料教学与历史教学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及实施策略,被人们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因为学者们意识到它可以对传统的历史教学以及培育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在史料教学的讨论上起步较晚,也没有英美这些发达国家的讨论成果丰硕,鉴于此种前提,这篇论文就简要介绍英国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与我国史料教学的差异,以及对我国史料教学的启示。[关键词]史料教学;差异;启示一、史料及史料教学的基本含义:(一)史料(二)史料教学史料教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英国兴起的“新历史科”所提倡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校历史学习的重心不应该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获得。”(2)在我国,史料教学,即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史料为载体探讨一定的历史问题,旨在掌握一定的历史讨论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的教学活动。(3)二、英国与中国史料教学的要求及差异(一)英国史料教学的要求英国的历史课程标准重视史料运用的学习。早在 1991 年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就对学生的史料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该课程标准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方面,提出了三方面的成就目标,其中,第三方面的成就目标即为“史料的运用”。这一成就目标由高到低又分为十个水平标准。水平一表达从一份史料中所获得的信息。水平二认识到史料能有助于回答有关的历史问题。水平三从史料中作出推论。水平四综合从不同史料中所猎取的信息。水平五把一份史料作为特别探究的证据,从内容来评述其有用性。水平六把不同的史料作为特别探究的证据,来比较他们的有用性。水平七从史料产生的环境来推断其可靠性和价值。水平八表明一份不可靠的材料仍然是有用的。水平九表明理解一份材料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对其所提出的问题。水平十解释历史证据具有可争议的性质,表明理解根据史料作出的推断可能是临时的。(4)从这一水平目标,我们不难看出,水平一到四旨在强调学生从一份或多份史料中猎取历史信息,或者做出一些历史推论的能力水平;五到七,则旨在强调,让学生从一份或者多份史料中评述或者推断其有用性及可靠性;九到十,则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的提升阶段,需要学生在学习史料中充分发挥历史思维能力,对问题本身进行探讨。(二)我国史料教学的要求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