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总务后勤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关键词:寄宿制;后勤;管理;教育酒泉市第三中学是一所集中了边远乡镇的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建校八年来,我们积极探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办学理念,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培育,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一、不断学习,成为学生的表率二、环境育人,是无声的课堂以前的旧卫校,通过几年的努力,变成了新三中。新建了食宿楼,学生就餐不拥挤了,坑洼不平的场地得到了改造,操场铺上了塑胶和草坪,新建了停车场,学生乘车更安全了,围墙翻新后,一块块文化宣传板引人注目。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进展密切相关,一个洁净、优雅,文化品味高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它能使人精神振奋、愉悦、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积极向上。它是学校育人的隐性课堂,是无声的政治思想阵地。学校的制度和校园文化、各种好习俗,一点一滴地浸润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使其形成良好的德育认知,变成学生自觉的道德行动。从育人的角度看,环境不仅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培育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以人为本,服务于管理并举后勤管理与为学生服务相结合,是学生管理工作转变形象,拉近与学生距离,提高育人实效的重要手段。后勤工作要与时俱进,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通过周到服务改变学生对后勤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印象,使之容易接受你的教育。例如,清晨,炊事员做好了可口的早餐,盛到你碗里,递到你面前;保洁员把校园打扫得干洁净净;傍晚,锅炉工不休息为师生烧锅炉供暖;电工维修用电设备,确保教室、宿舍及校园充足的照明;桌凳坏了,管理人员一边修,一边说:“桌凳作用大,我们离不开它,不摇不刻画,爱护公物人人夸”、“节约用水”、“请随手关灯”等警示标志,对学生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重要作用。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构筑学校后勤与学生之间有效地沟通渠道,通过信箱、评重量化、座谈、设立食品监督台等形式方便学生及时反映问题,听取学生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只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是处处为他们着想的,他们就会热爱学校,就会接受老师的传授,认同学校的育人方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会大大增强。四、落实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参考文献[1]教育管理学[N].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中学后勤管理三要素[J].现代教育科学.[3]关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4]后勤管理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