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后期为何鸦片泛滥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人在极短的时间内迷恋上鸦片?难道鸦片真有无穷的魔力吗?鸦片曾被视为灵丹妙药提起鸦片,中国人首先联想起的是近代遭受的耻辱,它往往勾起中国人一段段痛苦的回忆,甚至很多人会认为鸦片是中国近代苦难的根源。鸦片是毒品,现在无人不知。可是过去的几千年中,鸦片大多时候被人们视为一种灵丹妙药。在大约距今 3500 年前的埃及墓穴里,人们发现了鸦片样本。在埃及,鸦片被用来消脓肿、止头痛、治外伤以及使吵闹的小孩镇静。埃及纸草文书中有这样一则处方:“将罂粟果浆与墙上的苍蝇粪和在一起,进行过滤。连服四日,效果即现。”后来,此法竟被全世界的人们采纳。史料记载,欧洲直到近代仍有母亲或保姆给不宁静的婴儿服用鸦片,英国纺织女工因为白天工作非常辛苦,为了能在晚上得到充分休息,很多母亲也这样做。另外,鸦片还有抑制食欲的功能,穷人家的孩子服食鸦片后可以减少饥饿感,节约食物支出。鸦片刺激了优秀文学与艺术的诞生,有学者认为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与鸦片有极大的关系。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就是想象的复苏,这一切都需要使人临时从上脱离尘俗的羁绊,因此作家需要鸦片的刺激。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作家如歌德、柯尔律治、华兹华斯、司各特、雪莱、拜伦、德·昆西等,他们相关作品的创作可能都多少与鸦片有关,有些作家还染上了鸦片瘾。鸦片的服用也绝不仅仅局限在普通人群之中,在许多国家的军队中也大量服用鸦片,并得到政府的许可。美国南北战争中,双方的军队都离不开鸦片,因为在艰苦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服食鸦片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流行性痢疾和腹泻,还可以临时解脱因思乡或失去战友而产生的痛苦。在欧洲各国军队中,鸦片大概是除酒类以外最受欢迎的东西了。直到 20 世纪初,人们才对鸦片的危险性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医学上的使用逐渐减少。但是,此时鸦片已经在全球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了。明代中叶,印度人就已对鸦片成瘾从史料记载来看,罂粟传入中国后,最初只是被当作一种观赏性植物进行种植;宋代以后,人们逐渐了解了鸦片的药用价值,在实践中摸索出鸦片可主治痢疾、咳嗽、痔疮等,并认识到这是一种猛药,使用时要非常小心。明代中叶以前,中国基本上不存在食鸦片上瘾的群体,因为鸦片的价格昂贵,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而在同一时期,印度人已广泛地使用鸦片了。1513 年,葡萄牙在印度的总督记载了印度人普遍使用鸦片的情况,他在写给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