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提高师德论文参考参考 2 篇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提高师德论文范文参考 2 篇【篇一】浅谈“师爱”——师德师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慨括老师的职责时,把传道放在授业之前,意在突出传道是师者的首要任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老师为本; 老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老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师风,是老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爱满天下”。教育战线广阔优秀老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今日,有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麻木、浮躁、虚华、势利弥漫在一些老师和学生之间,于是少了耐心,少了爱。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像话,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孩子怎么还不如我们小时候能干呢?……老师对学生不满、责备、苛求,“想说爱很不容易”。而学生则感叹:“谁知我心啊!”师生间缺少理解沟通,缺少“心心相印”的和谐与默契。于是,逃学厌学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殴打老师者有之,“师爱”陷入了一种窘迫的境地。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师爱”也遇到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师德的要求,更应赋“师爱”以新的要义。首先,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爱,应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老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制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微笑、爱心、温馨、愉快带进课堂,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功利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爱。这种爱要求老师对工作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其次,师爱应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无私广泛没有血缘的爱。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