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考古重大发现之墓室约一个足球场大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 210 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 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喧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段清波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 米深,东西长 170 米,南北宽 145 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 15 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讨论院环境所工程师周小虎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 12 摄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显。墙外的土壤未经扰动,而封土堆土壤的结构和含水量则已发生改变,又因为墙内地下存有地宫,才使得土壤相对温度较高,从而造成植物长势的差异。周小虎解释说。之宫墙坚固墓室未坍塌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这种崭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称为秦陵式。秦陵式宫墙对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讨论能起多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还无法预知。段清波说。之地宫有道防水大坝除了宫墙,讨论人员发现在秦陵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段清波说,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底部由厚达 17 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 84 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 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段清波说,《史记》中记载的穿三泉中,三其实是个概数,其实应该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段清波风趣地说:秦人太聪慧了,正在修建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也不过是根据这套办法来解决水浸问题的。之宫内水银防腐防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中国地质调查讨论院讨论员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地宫内的确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