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心得体会第二课堂心得体会 篇一 我们“趣味学习”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常常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通过平常的阅读活动加强语言材料的积累,要求广阔老师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培育学生广泛的阅读活动,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重视课外阅读教学,使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补充“营养”,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同时课外阅读还有着深刻的意义。那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在这里针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浅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究。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培育阅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育学生阅读兴趣。首先是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因此,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老师自己首先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老师喜爱阅读时,往往会对老师所读的书产生好奇心理。作为向导的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推举读物给学生,在课堂内外可以常和学生沟通哪些书值得学生一读,或者哪些书比较有趣。来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实际引导中,我还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爱看电视的特点,常常给他们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鼓舞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告诉他们:这些内容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就可以读到无穷无尽的故事。从而把孩子们从爱听故事、爱看电视引向爱读课外书。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教给阅读的方法 孩子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如同金钥匙,依法读书,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推举好书,激发兴趣的同时,我还注意知道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上,我往往是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学要求,再自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长期训练。学生自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弄清楚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重点写的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教给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方法,让他们真正自己学会阅读。 三、注重阅读的结合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