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疗救助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和社会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中因疾病而影响基本生活的人员在现金、实物与服务等方面进行帮助的制度。本文主要通过中美对比,美国模式中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作为参考,提出完善中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关键词】医疗救助,制度缺陷,经验借鉴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大多是从医疗保险起步的。医疗保险始于《劳工疾病保险法》,法令一颁布,便标志着医疗保险作为一种强制性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目前,所有发达国家和许多进展中国家都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在世界各国,医疗保障体系一般都包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两个部分,以达到实现全面覆盖各阶层人民的医疗福利网。在我国,为了给受各种因素制约而没有能力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贫弱群体提供健康保障,作为切断“贫困—疾病—贫困”这一恶性循环的制度安排,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成为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疗救助在中国的进展缓慢,常常不能满足真真需要救助的人的需求。1 医疗救助制度在中国的现状及问题到目前为止,城乡医疗救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制,救助制度逐步完善,救助水平逐渐提高,它在满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同时,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制度的漏洞、缺陷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是势在必行的。2 中国医疗救助管理存在的漏洞2.1 救助范围的确定问题。哪些人能够进入医疗救助的覆盖范围?应该为弱势群体提供哪些医疗服务项目?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医疗救助制度改革的难点。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救助对象,救助病种,救助标准。2.2 救助管理问题。一是外部配合机制的建立,各部门协调能力的磨合;二是内部管理有待完善。比如城乡医疗救助需要经过申请、审核、批准、发放程序,程序的复杂性导致救助滞后,事后救助的方式使得无力预付的救助对象放弃或延误了治疗。2.3 制度衔接问题。虽然医疗救助制度与保险制度、城乡统一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已经有相关文件做出规定,但都属于指导性建议,在全国尚未有具体实施办法,实际操作不成熟。2.4 效率和公平的平衡。政府提供医疗救助服务本意是关怀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但是在实践中受益者们没有得到高质量的服务,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成本也偏高,如何兼顾效率和公平是政府需要深思的问题。3 美国医疗救助模式及经验美国模式主要有三大亮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