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着重了植物和微生物合成纤维素、降解纤维素的原理及路径,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纤维素对地球的重要作用,关注人类自身进展与地球资源的关系。关键词:纤维素;光合作用;葡萄糖;纤维素降解1838 年法国农业学家佩因(A. Payen)从植物中提取某种化合物时分离出一种物质,由于该物质是在破坏细胞组织后得到的,并且几乎在所有植物体内都存在,因此,佩因把它用 cell(细胞)和 lose“(遭受破坏)合成了一个新名词,称为 cellulose”“,意思是细胞 破”裂 后的产物[1]。地球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产生约 1000 亿吨纤维素[2],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将在后石油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是一切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纤维素主要存在于棉花、树木、苎麻、亚麻、竹、草和花中,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纤维素,其主要化学反应过程为[3]: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6H2O + 6CO2+→阳光C6H12O6(葡萄糖)+6O2(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H2O→2H+2e-+1/2O2(水的光解)NADP+ +2e-+H+→NADPH(递氢)ADP+Pi+→能量 ATP(递能)CO2+C5→化合物2C3 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2C3 化合物+4NADPH→C3 糖(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 C3 的还原)C3→(一部分)C5 化合物(C3 再生 C5)C3→(一部分) 储能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有的还生成脂肪)因此,植物合成纤维素的同时,还伴随合成木质素、半纤维素和淀粉等,不能产生纯纤维素。事实上,除了植物外,动物界也产生纤维素,如被囊纲(Tunicata class)内有些海洋生物的外膜中就有动物纤维素(tunicin)。还有某些微生物也产生纤维素,如醋酸杆菌属、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根瘤杆菌属(Rhizobium)、产碱菌属(Alcaligenes)、八叠球菌属(Sarcina)、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气杆菌属(Aer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unas),都能产生纤维素[4],而且微生物合成的纤维素中 99%是纤维素,基本上没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些微生物合成纤维素主要经历 4 个酶促反应步骤:(1)在葡萄糖激酶的作用下将葡萄糖转化为 6-磷酸葡萄糖;(2)在变位酶作用下将 6-磷酸葡萄糖通过变位作用转化为 1-磷酸葡萄糖;(3)在焦磷酸化酶(UDPG)的作用下将 1-磷酸葡萄糖转化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lc);(4)由纤维素合成酶将 UDP-Glc 合成为-1β,4-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