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本期话题:做一个有反思力的老师一个优秀的老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通往“金字塔塔尖”的道路又在哪里?“反思”是这几年不断被凸显的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老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中国有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内省。但仅仅知道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反思”在现实中的含义要丰富得多,反思教学做起来也并非易事,但反思与实践的结合对老师教学智慧提升的作用不可估量。在一次听课中,我们发现了小学数学特级老师华应龙对自己教学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反思、实践过程。不论他对自己的每一次否定和尝试是不是正确,我们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一种永不满足的对教育核心问题的逼近,我们可以称之为“反思的精神”;其次就是对教学事件进行反思的敏锐眼光——基于“老师个人素养”的独特思考角度,这是组成老师“反思能力”的重要部分。我们说,只有建立在反思精神之上的反思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有生命的,才是真正能促进老师成长的。而再实践是对反思的检验与进一步反思的催生,是增强反思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教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登抵金字塔的秘密,就蕴藏在一次次的“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之中。一起来做一个有反思力的老师吧!缘起“坑人”事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世纪版)中有关于概率的初步认识一可能、一定”。大家都在讨论如何上好这节课。有的讨论课我觉得上得有点偏,主要偏在教学定位上。这节课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的,也就是初步认识可能事件和确定事件,仅此而己。而有的老师上这节课的时候,把“可能性有大有小”和列举可能性的若干种情况都包括进来了。这主要是不太清楚教材的结构体系造成的。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先让孩子们从装有三个黄球和三个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球,让孩子们感受“可能一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然后再让孩子们从装有六个黄球(没有白球)的盒子里摸出一球,让他们感受“一定”————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白球。但事先不告诉孩子们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球,而是——师:刚才同学们摸球了,有趣吗?众生:有趣。(声音不高。)师:现在还想摸吗?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盒子)假如你摸出的是白球,将会得到这个奖品(出示奖品),一个很好玩的小东西。(学生的情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