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委驻响扶促工作队队长 XXX担任省电力工会主席的郑惠民在某某帮扶期间,常常深化农村,贴近农民,脚踏实地,兴办实事,把省委的扶促政策化作对某某人民的缕缕情丝,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到帮扶工作的实处,在某某人民阔步迈向富裕型小康的征途上,洒下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2004年正月初八,当人们还沉醉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之中时,郑惠民一行就带着省委、省政府和省电力公司领导的重托,满腔热情地来到某某。刚到某某后,他不顾一路疲劳,顾不上休息,就和扶促队员们走村串户,深化全县乡村调研,很快拿出了符合某某实际的新一年扶促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郑惠民还主动挂钩帮扶经济欠发达的张集乡,与乡党委、政府共谋进展张集经济的良策。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张集实际,在借鉴前几轮扶促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了过去扶农业不扶工业的做法,确立了“以工强乡,三产富乡,调整富民”的工作新思路,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张集工业集中区建设。对园区的环境、水电、交通和服务设施等进行规划建设,实现了“四通一平”,成为该乡对外招商的一个窗口。郑惠民还多次去省城,会亲友、拜客商,为全县招商引资出谋划策,日夜奔波。在他的努力下,张集乡今年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2个,500万元以上项目4个,且全部投产,年创税收300多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进展的标志。郑惠民结合张集实际,积极筹措资金办实事,以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贸,市场建设和城镇建设等为主要抓手,努力改善张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筹资30万元为张集的大东、三河、韩荡修建危桥6座,修建电灌站4座,涵闸2座,保证了大东村2000余亩高地的水稻及时栽插。为提升小城镇建设品位,培植速效财源,郑惠民往返省城数十次,向省里争取资金40万元,在张集主街道东首新建一座钢混结构大桥,并为街道铺设水泥路面1000米,新建400多个摊位的钢架大棚农贸市场,既促进了市场流通,繁荣了集市,又增加了地方税收。在帮扶某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郑惠民积极响应省委关于区域经济共同进展的号召,从某某实际出发,落实全盘思想,确立了开发式扶促的思路,全方位扶促某某脱贫奔小康的事业。立足大投入,促进大进展是郑惠民扶促工作的一个新举措,他在投入200多万元帮扶张集兴建工业集中区的同时,还投入20多万元帮扶七套乡搞好基层党组织的硬件建设,先后为七套乡的6个村党总支建起党员活动室、党员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