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近八成人认为大学生过早职业化现象普遍眼下,有些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就开始实习,有人觉得这样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对以后工作很有好处;也有人认为,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就去实习,弊大于利。过早职业化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 武汉大学新闻专业大三学生姚辉记得,刚进大学时,学长就告诉他“新闻无学,实践才能出真知〞。于是,他从大二开始就在一家杂志社实习。“我觉得早接触社会比拟好,尽早锻炼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假如让我去应聘,我会自信很多,因为我比其他人更有经验优势。〞姚辉说,有时自己也挺心虚,因为逃了不少课,一些专业课没学好,担忧会碰壁。 你周围的大学生什么时候开始实习?选择大三的人占 34.2%,选择大四的人占 25.4%,23.1%的人表示不固定。值得注意的是,11.9%的人选择大二,5.3%的人选择大一。 首都经贸大学胡春梅说,“假如不是迫于就业压力,或许大家都同意在宁静的夜晚,拿上一杯水,怀抱一摞书,安宁静静地去自习室读书。〞 山东济宁某建筑公司刘凯告诉记者,大学四年,他做过很多实践和实习,大到银行、旅游公司,小到摆地摊、卖报纸、做钟点工,“大学课程跟现实脱节很大,学校也没有给我们提供实习锻炼的平台。当时,我周围好多同学都去实习,我生怕自己与别人拉开差距〞。 大学生过早职业化的原因是什么?74.4%的人表示就业形势严峻,提前增加就业砝码;63.9%的人说大学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太大;63.5%的人认为大学渐失学术气氛,大学生变得急躁;51.9%的人指出用人单位非常看重实习经历;47.3%的人表示周围同学都去实习,害怕自己错失时机。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开展学院副院长朱红文指出,过早职业化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现在,就业需求和供应之间存在很大矛盾。目前社会管理、人才效劳和招聘等方面都不够完善,比方一些适合大学生特长的岗位不能以正常方式找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的焦虑感。50.8%的人不支持大学生过早职业化 在一家军工企业做技术的刘加德,现在很后悔大学时没有打牢专业根底,“由于我在大学期间,多数时间都在实习和打游戏,知识储藏缺乏,所以现在压力比拟大,只能晚上回家看书充电,现学现卖〞。 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钱静峰说,现在不少大学生存在认知误差,他们普遍认为实习多了找工作比拟容易。这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就去盲目实习,但多半人的实习不会与最后就业相关。还有,实习多了可能刚入职做根底工作很容易。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