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分兵把守,责任层层分解,目标层层落实。班主任包全班,科任老师包学科,学级、各学科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 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制定了课堂教学考核细则,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展示月活动,组织老师讲三课和研讨课,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第一,抓备课。老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常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我们要求老师要仔细钻研教材,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备课组要集体讨论,备教学目标、备教学情景的创设、备问题的提出时机、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学法指导、备板书设计。第二,抓课堂教学。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如力和场的关系。老师可比作磁场源,学生是磁场中的物体,要被场源磁化,就要调整场源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即调整老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使主导和主体两者有机地结合,进而产生强力作用。这股力量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学、爱学、会学。我们要求老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要根据学科特点、课的内容、老师个人教学风格、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怎么有效就怎么上。比如,在教学语文《过零丁洋》,让学生想象意境时,一位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另一位老师未使用课件,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全词的理解,以画配诗。第三位老师既未让学生描述,也没让学生配画,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的理解,将其改写成白话文。这三种教法可以说各有特色,但我们更青睐于后者,因为这给学生以更宽阔的想象时空。但有几点原则是必须遵守的:(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我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每周安排公开课,全校老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的经验和做法。(3)凡检查性听课,均要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检测,纳入老师课堂教学能力考核中。我们的评价方法是:我们把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准备、实施、收获三个阶段来进行设计,在每一阶段中都从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方面加以检测,构成“三阶段、四个板块”的评价模式。(一)、准备阶段(15 分,前 1、2 项 3 分,3—6 项各 3 分。)准备阶段就是评价老师的教学准备工作,可以说是老师隐性的一些工作。教学准备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