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越远越能清楚地体会心中的温暖非洲之旅给我很多惊喜,因为你很难想象在十天之内跨越亚非欧三大洲。我这次选择的时间跟心情很有关系:大年初四出发,正月十四回来,从年三十到大年初三,我一刻都没离开过自己的一家老小,就那么团团圆圆地过了个传统的大年。远足十天后,刚好在正月十五的鞭炮声中赶回家。我走在路上,思考的最多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幸福?更喜爱安全和温暖的“慢慢来”,还是恐慌和焦虑的“快点”!肯尼亚是中非大地上一个相当贫瘠的国家。我从它的首都内罗毕飞向马赛马拉的时候,一架小飞机就像大巴车一样三起三落,落一次下一拨人。到了马赛马拉,我第一次看到没有停机楼的机场,机场上一大溜儿的迷彩大吉普,旁边沾着的黑人司机,背着背包和箱子,人直接就上车,没有任何检查,大家都觉得很安全。飞机也不准点,根本没有时间表。那些黑人露着一口灿烂的白牙冲你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慢慢来,慢慢来……”那些车将会把我们拉往草原的帐篷,而不是宾馆。那些帐篷既没有钥匙,也没有门牌,拉开拉链就进去,出来的时候就拉上。这样的地方,不担心你带走什么,也不担心你来破坏什么——这里最奢侈的是一望无际的阳光、草原和大量自由的动物。这个没有停机楼的机场,是我有史以来出机场最快的一次,从下飞机到跨上吉普车,大概只有两分钟。我的最后一站是迪拜,在这个沙漠里繁华无敌的地方,我从落地到出关花了两个半小时。这里有繁琐的检查,脱皮鞋、抽皮带,扫描、开箱,这一切还不够,他们甚至不再信任每个人的指纹,还要男女分开,经过漫长的排队等待,每个人坐在类似专业眼科检查的仪器前面扫描瞳孔,因为他们信任瞳孔比指纹更能证明你的身份。我们的随身行李也经过了很多次检查,在这里每个人都显得很焦虑,不停地有人在小声地督促前面的人:“快点,快点!”在一个贫瘠的地方,人心安全和那个温暖的“慢慢来,慢慢来”,与一个富庶的地方,人心恐慌和不断督促你的那种“快点,快点”相比,构成了我旅程两端的记忆。所以,我在想,究竟谁更幸福?马赛马拉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动物,人家不害怕你带走什么。迪拜却把每一个到那里的人都看成是给它带来恐怖威胁的人——我们究竟该怎么来推断物质和幸福的关系?假如用一个词来概括迪拜,那就是“穷奢极欲”。我们住的是七星级帆船酒店,它的大堂由 22 吨黄金打造。房间的一楼是客厅,二楼才是卧室——所到之处极尽奢华之能事。可说实话,这种地方我其实并不喜爱,为什么这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