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ABC分类库存法与企业库存管理讨论摘摘要:根据运筹学存贮论的 ABC 分类法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以找出占用大量资金的少数库存物资,通过费用分析求出最佳的期和量的数值,即选择合理的存贮策略,并加强对它们的控制与管理。关键词:ABC 分类法存贮策略控制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所需的一些物资(如原材料、外购零件、在制品等)临时地贮存起来,以备将来使用或消费。这种贮存物资的现象是为了解决供应与需求之间不协调的一种措施,这种不协调性一般表现为供应量与需求量和供应时期与需求时期的不一致上,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人们在供与需之间加入贮存环节,就能起到缓解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但是要存贮就需要资金和维护,存贮的费用在企业经营的成本占据很大的一部分,是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部分。因此如何最合理、最经济地解决好存贮问题,需要人们做出抉择。在长期实践中人们摸索到一些规律,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把这类问题作为科学来讨论,形成了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存贮论。存贮论主要考虑两个基本问题:供应量的多少和什么时候供应,即“量”和“期”的问题。存贮论的基本方法是将一个实际存贮问题归结为一种数学模型(即存贮模型),然后通过费用分析求出最佳的期和量的数值,即选择合理的存贮策略,使相应问题的总费用最小。1ABC 分类管理法的基本ABC 分类管理法又叫 ABC 分析法,它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在现代库存管理中已被广泛运用。ABC 分析法,就是以某类库存物资品种数占物资品种数的百分数和该类物资金额占库存物资总金额的百分数大小为标准,将库存物资分为 A、B、C 三类,进行分级管理。ABC 分类法的指导是“20-80 原则”,简言之,意指“20%的因素带来了 80%的结果”。比如,20%的产品赢得了 80%的利润;20%的客户提供了80%的订单;20%的员工制造了 80%的财宝;20%的供应商造成了 80%的延迟交货等等。当然,这里所说的 20%和 80%并不是绝对的,还可能是 25%对75%或 24%对 76%,等等。总之,“20-80 原则”作为一种统计规律,是指少量的因素带来了大量的结果。ABC 分类法提示人们,不同的因素在同一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注意力显然应该放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因素上。ABC分类法正是在这个原则指导下,企图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以找出占用大量资金的少数库存物资,并加强对它们的控制与管理;对那些占用少量资金的大多数物资,则施以较松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