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思想方法》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P108 页例 1 及练习二十四第 1、2 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感知韦恩图的产生过程。难点:理解集合圈各部分的含义。【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好,昨天老师让同学回家预习了一个很有趣的内容。有哪位同学说说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或者有哪些困难,有哪些不会的内容?谁来大胆地说一说。生:我学会了重叠问题。师:哦,学会了重叠问题是吗?很好!还有同学想说吗?师:有没有同学遇到不会的地方呢?生:没有不会的。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预习提纲。师:看看预习提纲最后面的: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会的,你都写了吗?师:请这位同学说说。生:通过预习我学会了重叠的思想方法。师:还有不会的吗?生:没有不会的。师:很好。看了三(1)班的同学很厉害,通过预习掌握得很好。但这里老师遇到了一个困难,需要大家帮我解决的。二、情景体验,感受新知。师:这里老师调查了一下同学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的名单。教师呈现表格,学生观察。师:请问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有 3 位同学语文和数学兴趣小组都参加了。师:你好厉害,眼力很好。还有同学想说说吗?生:我们知道了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 8 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 9 人。师:很好。那么同时参加两项兴趣小组的你找到了吗?生:有 3 人。师:那么我认为一共有 17 个人参加了语文、数学兴趣小组。你同意我的想法吗?生:有 3 个人是重复的,一共不是 17 个人。师:其他同学同意我的说法吗?生:不同意!师:你为什么不同意我的想法呢?师:请前后 4 位同学小组讨论:为什么不是 17 个人参加兴趣小组?学生交流讨论师:谁来说说为什么不是 17 个人参加兴趣小组?生 1:参加语文的有 8 人,参加数学的有 9 人,但是有 3 人同时参加语文和数学兴趣小组,这 3 位同学重叠了,所以应该是 17-3=14 人。师:有 3 人重叠了要减掉,同意吗?生:同意。师:送点掌声给这位同学,太棒了。谁再想说一说。生 2:有 8 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9 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有 3 人同时参加 2 个兴趣小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