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如下。1. 2 方法1. 2. 1 对比组 实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 在角巩膜缘后 2 mm 处板层切开巩膜, 长 6~7 mm , 深约 1/2 巩膜厚度, 利用隧道刀板层分离至角膜缘前 2 mm 处, 穿刺进入前房, 环形撕囊直径约 6 mm , 扩大内口至 8 mm 左右, 水分离水分层, 翘核移核, 圈匙娩 核, 注吸洁净皮质, 植入人工晶体, 注吸洁净粘弹剂。1. 2. 2 讨论组 实行超声乳化吸除术, 在颞上、鼻上方角膜缘内作 3.0 mm 透明角膜隧道切 口, 在 2 点处透明角膜缘作一侧切口, 环形撕囊直径约 5 mm , 水分离水分层, 结合劈 核对晶状体核进行原位超声乳化, IA 注吸皮质, 植入折叠晶体, 注吸残余的粘弹剂并水 密前房恢复眼压。假如发现后囊膜钙化, 以往的处理主要包括:①后囊刺开撕囊法, 用1 ml 注射器针头在后囊中央或者浑浊区边缘对后囊进行针刺, 再用撕囊镊环形撕囊 2~3 mm 。②环形撕囊仪撕囊, 利用撕囊仪在后囊中央或者浑浊区环形撕开 2~3 mm。③环 形切囊, 对以上方法无效的后囊硬性斑可用侧切刀在浑浊的后囊膜后极部环形切除 3 mm 硬性膜。若有玻璃体溢出, 则用玻璃体切割处理。目前超声乳化吸除术可直接用 IA 抛光处理。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随访 3 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角膜水肿、玻璃体溢出、虹膜脱出)、术后视力以及角膜水肿程度。术后視力根据裸眼视力>0.5的例数进行比较。角膜水肿程度[4]:0 级:角膜透明, 无水肿情况发生;1 级:角膜出现 局部薄雾状水肿, 但角膜内皮面光滑, 能够清楚地看到虹膜纹理;2 级:角膜出现浅灰 色水肿, 且角膜内皮面粗糙, 不能清楚地看到虹膜纹理;3 级:角膜出现弥漫性灰白色 水肿, 且角膜内皮面呈龟裂状, 不能清楚地看到虹膜纹理;4 级:角膜出现乳白色水 肿, 不能清楚地观察到眼内结构。2 结果2. 1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 讨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 , 低于对比组的37.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2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情况比较 术后随访 3 个月中, 术后第 1 周术眼视力恢复到 0.5 以上 的, 讨论组有 22 例, 占 55.00%;对比组有 13 例, 占 32.50%。术后第 3 个月恢复到0.5 以上的, 讨论组有 35 例, 占 87.50%;对比组有 24 例, 占 60.00%;讨论组的术后 视力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