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变革时代探究创新路径2024 北京车展前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德国 FAZ 通讯社和瑞典《工业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以下为文章翻译全文——4 月下旬,全世界汽车制造商们将齐聚中国,在第 15 届北京国际车展上展示大家各自的最新产品、技术和服务。今年北京车展的主题是“定义汽车新生活”,蕴意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科技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更严格的政府监管以及不断开展的汽车公司间的股权并购或重组。在过去的 20 年,汽车行业所推崇的是“适者生存”法则,企业不遗余力地削减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削减平台数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效率低下或者缺乏基本规模的品牌逐渐消逝,其中包括庞蒂亚克、大宇、罗孚、萨博、奥兹莫比尔、水星和土星等知名汽车品牌。取代它们的是拥有全新商业模式的挑战者们:从滴滴出行到优步,从 Waymo 到特斯拉。当然,挑战者们能否取得最后成功,真正形成生存与可持续进展能力,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在不到一代人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市场,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涌现了一批新的品牌。这其中包括由技术创业公司成立的品牌,如蔚来汽车等。中国传统汽车企业正在奋力争夺市场份额,他们中很多已经与外国品牌合资。中国市场上目前已经有 1.85 亿辆汽车,今年估计还将销售3000 万辆新车。然而,我们并不能依靠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来抵消新入品牌和颠覆性技术在世界各地带来的挑战。中国正面临着与北美和西欧等成熟市场类似的问题。我们正在与交通拥堵和污染作斗争:中国有 35 个城市拥有一百万辆以上的汽车,这些车辆都在有限的道路上争夺空间。法规越来越严格:中国政府规定,到 2025 年,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至少为20%。中国消费者同样也希望能获得类似于其他市场正在开发的更清洁,更智能化及具备互联基础设施支持的汽车产品。中国市场的一枝独秀并不是灵丹妙药,不能解决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的问题,因而中国汽车品牌需要超越国界考虑问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吉利控股集团于 1997 年创建,如今已进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集团。我们不仅重塑了国内的业务,同时也积极向海外拓展。我们海外拓展中最广为人知的案例便是沃尔沃汽车集团的成功转型和融合。我们 2024 年从福特汽车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在沃尔沃汽车全体员工及管理层的努力下沃尔沃汽车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海外市场也不断增长,包括在中国建设制造基地、投产和出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