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 精细化工 教学改革《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是精细化工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在学习“”了 四大 化学、《化工原理》、《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具体的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反应原理、原料的选择与制备、反应设备的选择、最优合成路线的确定,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质量、收率的影响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从整体上对精细化工工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精细化工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根据日本 1984 年的分类,精细化工产品囊括 35 个大的门类[1],同时精细化工进展速度极快,新的产品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如何上好《精细化工工艺学》这门课,进行有效的课程改革一直是各个学校关注的问题。针对学生这种现状,笔者对《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实际能力的培育,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1.立足地方经济服务,合理组织、精选教材内容精细化工与其它专业课程有所不同,由于精细化工产品所包含的类别太多,难有结构统一和内容全面的教材,而且精细化工本身正在不断地进展,所以内容更新较快,教材内容很容易过时。笔者通过市场调查,根据地方经济精细化工产品的需要,确定农药、涂料、表面活性剂、高分子精细化学品为教材重点内容,对皮革化学品、石油化学品、信息存储材料、电子化工产品选讲或删除。老师对每一堂课的内容要进行深化的讨论,精心地选取教材内容,做出合理的取舍,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切实地编写好每一个教案。对同一内容的多个配方或工艺,精讲一到两个典型的配方或工艺,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2.理实一体化、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改革教学手段,采纳多媒体、仿真手段进行教学《精细化工工艺学》教材中有许多的工艺流程图和众多的配方,用常规方法进行教学,既难板书,又费时间,课容量将大为减少,难以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改变低效率的、落后于课程要求的教学手段,采纳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施行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仿真技术能用图、文、声、像和动态视频等效果直观地把传统媒体技术条件下难以表述的现象与过程主动而形象地显现出来,很好地符合了这一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