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应用文 摘要:应用文写作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许多高校的基础课之一。然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笔者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格式;语言 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应用文所承担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其功用越来越显著。应用文体已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常见、最常用的文体。目前应用文写作也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因为这门课内容较枯燥,教学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区分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创作学生往往将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创作混为一谈,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过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占多数,应用文数量相对较少。中考和高考中也很少直接考应用文。因此,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创作过渡到应用文写作,难以很快适应。其次,现有的教材普遍存在这方面的缺陷,阐述了应用文的特点,但未将两者进行区分;有的存在写作理论和范例自相矛盾的现象。 例如《新编应用文写作》一书,选文中夹杂了大量的文学名篇,甚至应用文写作理论中有三章是就文学创作而言的。当然,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两者毕竟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以往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之所以模糊不清、收效甚微,原因之一就在于纠缠徘徊于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二者之间,好似在写作的原野上要同时抓住两只活蹦乱跳的兔子,结果两头落空。明确和区分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差异,对于写作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写作教学的实践都是必不可少,具有重要意义的。关于应用文和文学作品,近代诗人刘半农有个比方:“应用文是青菜黄米的家常便饭,文学文是肥鱼大肉;应用文是无事三十里的随便走路,文学文是运动场上大出风头的一英里赛跑。”从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上讲,应用文比不过文学作品,但应用文更贴近生活,更具有用性。也就是说,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问题解决了,应用文的写作目的就实现了;而文学作品则不是这样,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因此,文学具有审美性。在思维方式上,应用文写作侧重于逻辑思维;文学创作侧重于形象思维。在语言风格上,应用文的语言讲究准确法律规范;文学语言则讲究生动含蓄。另外在阅读对象、传播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两者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