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活老虎”置于死地将“活老虎”置于死地,这是什么意思?况且有的品种的老虎已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珍奇动物。其实,这里所讲的老虎,并非真正的老虎,而是西安铁路局局长龙京 7 月 14 日在强调加强安全管理时,对安全问题所作的形象比方。他说,要在发现安全问题的深度上下工夫,坚决杜绝只打“死老虎”、放任“活老虎”的倾向。笔者以为,这位铁路局局长所讲的“死老虎”,指的是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已经发现并正在解决的安全问题;“活老虎”,指的是未发现、解决的安全问题。据说,这种“活老虎”隐蔽性强,喜爱藏在“深山老林”中,一旦有合适之气候,它便跳将出来伤人。很多事故,就是由于这种“活老虎”兴风作浪,才酿成的。所以说,对于“死老虎”,我们要抓紧解决,以确保运输安全稳定。对于“活老虎”,不管它隐蔽的有多深,我们也不能放任,要将其捕获并致死,以免诱发事故。听说,有些同志对打这种“活老虎”有畏难情绪,总觉得它很难观察到。即使发现了,也难以制伏。这种情绪是要不得的。我们既然打“活老虎”,就要有打虎的勇气和聪慧才智。当年,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就是如此。《水浒传》中说:“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损害人命……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损害性命。”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有虎。此时,他没有退缩,说道:“怕甚么乌,且只顾上去看怎地!”当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老虎与他,一扑、一闪,一掀、一劈,一剪、一跳。不消片刻,他“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疙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可见,施耐庵、罗贯中笔下的武松,打虎靠的是勇气和聪慧才智。我们今日要打危害运输安全的“活老虎”,也应该有武松那样的勇气和聪慧才智。否则,“活老虎”就会将你扑到在地,此时此时此刻,车毁人亡的悲剧就有可能发生了。再者,武松打虎,打的是虎之关键处。对于此种功夫,《水浒传》也作了细致描述:“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中、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正因为武松挥拳打的是老虎的关键部位,“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打危害运输安全之“活老虎”,也要击其要害处。如不这样做,这只“活老虎”喘过气来,猛扑一下,也会将你置于死地。这时,你看到的是触目惊心的一幕。记得一位军事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