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创新综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该课程被列入常规教学计划,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自编教材花样繁多;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体系基本统一;教学手段开始多样化;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成为共识并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等等。但是,总体来讲,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还是在相关理论讨论、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要向纵深进展,必须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落实和法律规范。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试图就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做些探究。 一、贯彻“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人本观的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根本,从学生的立场、角度出发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关注学生一生的成长,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与其他公共必修课课程建设相比较,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更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共同参加;需要在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教务管理部门的大力协调下,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任老师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和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环境,共同关怀大学生就业、创业,关爱大学生进步,关怀大学生职业进展。为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就必须坚持做好以下几点。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阶段教育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就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实上,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职业指导的缘故,许多大学毕业生自我认知能力缺乏,团队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明显不足,对未来的职业进展规划模糊,导致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突出。不少学生既不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也不清楚当今社会对人才评判的标准,虽然在毕业前辛辛苦苦考出许多“证书”,但却在求职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即便就业了,由于职业定位不准,也往往在就业之初频频跳槽。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阶段教育始终就非常必要。第一,在大一时期,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及专业所属行业的了解。新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