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噪声的危害与预防噪声的概念和职业接触限值 从环境和生理学的观点分析,凡使人产生厌烦的、不愉快的和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它包括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声音,干扰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其它不需要的声音。根据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2025)的要求,假如劳动者每周工作 5 天,每天工作 8 小时,稳态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为 85 dB(A);假如是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也为 85 dB(A)。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特点(1)企业噪声种类多、来源广。有由于气体压力突变产生的气流噪声,如压缩空气、高压蒸汽放空、加热炉等;有由于机械的摩擦、振动、撞击或高速旋转产生的机械性噪声,如球磨机、粉碎机、机械性传送带等;有由于磁场交变、脉动引起电器件振动而产生的电磁噪声,如变压器。(2)高噪声设备多,噪声危害严重。噪声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影响因素噪声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噪声强度;② 接触时间;③ 噪声的频谱;④ 噪声类型和接触方式;⑤ 个体差异;⑥ 其他因素,如振动、寒冷及有毒物质的共同存在,会加强噪声的不良作用。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噪声的强度愈大、频率愈高、作用时间愈长、个人耐力愈小,则危害愈严重。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听觉系统:长期接触强噪声后主要引起听力损伤。听力损伤的进展过程首先是生理性反应,后出现病理改变直至耳聋。生理性听力下降的特点为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而病理性的听力下降则不能完全恢复。据统计资料表明,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80 dB(A)以下的噪声不会引起噪声性耳聋;80~85 dB(A)的噪声会造成轻微的听力损伤;85~100 dB(A)的噪声会发生一定数量的噪声性耳聋;而噪声在 100dB(A)以上时,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人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强度极高的爆震性噪声(如突然放炮、爆炸时)可使听力在一瞬间永久丧失,即产生爆震性耳聋,这时人的听觉器官将遭受严重创伤。(2)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强噪声后出现类神经症,主要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等;出现情绪及行为状态改变,如焦躁、激动、紧张、易怒、精神疲乏等。(3)心血管系统:在噪声作用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趋向增高),严重者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4)消化系统: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