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实训基地创建 一、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应坚持培育面对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要达到这一培育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要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要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与人才培育目标相符合;与人才培育模式相适应;与能力培育需要相一致。 二、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原则 以应用能力培育为主线,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全面建设与重点进展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技能培训与鉴定相结合,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建设标准 实训基地应建设成为:学生训练基地,社会培训基地,技能鉴定基地,技术研发基地,文化建设基地,企业生产基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兼具学习性和生产性功能,实训基地应建设成为“合作性、开放性、示范性”的实训基地。 基地功能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具有合作性、示范性、引领性和开放性,且应具备以下四个功能: 1.学生实训与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将担负学院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规模优势,作到资源共享;同时,实训基地利用设备、技术优势为本地区乃至其他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提供了优越的实习和培训条件。 2.在职培训与转岗培训。实训基地是由政府、企业、学院三方共建的,在企业技术人员、技能型人员和社会转岗职工培训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承担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转岗职工培训是实训中心的职责。 3.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实训基地一般也是技能鉴定中心,有许多都是省级技能鉴定站,对实训、培训的人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实训、培训的标准化和质量的提高。 4.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实训基地建成后,将拥有先进的建筑技术软、硬条件,为新技术的研发、新工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之新增了一项重要的服务社会、企业的功能,甚至直接参加企业的生产,服务地方经济。 分区建设 实训基地可按“四区”进行建设,即管理区、展示区、实操区和服务区。管理区主要设接待室、会议室、管理人员室、资料室和教学调度室。展示区主要有:教学模型展示;实训成果展示;科研成果展示;基础工程展示;主体结构展示;防水工程展示;装饰工程展示、节能工程展示;常用建筑机械设备展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展示;录像放映厅等。实操区主要有:测量放线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