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重力挡墙的构造说明1、挡土墙墙型的选择宜根据滑坡稳定状态、施工条件、土地利用和经济性等因素确定。在地形地质条件允许情况下,宜采纳仰斜式挡土墙;施工期间滑坡稳定性较好且土地价值低宜采纳直立式;2、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必须根据地基变形、地基承载力、地基抗滑稳定性、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岩石风化程度和流水冲刷计算确定。土质滑坡挡土墙埋置深度必须置于滑动面以下不小于 1m~2m.3、块石挡土墙顶宽不宜小于 0.8m,条石挡土墙顶宽不宜小于0.5m,毛石混凝土或素凝土墙顶宽不宜小于 0.3m.4、挡土墙墙胸宜采纳 1:0.5~1:0.3 坡度。墙高小于 4.0m,可采纳直立墙胸,地面较陡时,墙面坡度可采纳 1:0.2~1:0.3.5、挡土墙墙背可设计为倾斜的、垂直的和台阶形的,整体倾斜度不宜小于 1:0.25.6、挡土墙基础宽度与墙高之比宜为 0.5~0.7,基底宜设计为0.1:1~0.2:1 的反坡,土质地基取小值,岩质地基取大值。7、墙基沿纵向有斜坡时,基底纵坡不陡于 5%.当纵坡陡于 5%时,应将基底做成台阶式。8、当基础砌筑在坚硬完整的基岩斜坡上而不产生侧压力时,可将下部墙身切割成台阶式,切割后应进行全墙稳定性验算。9、在挡土墙背侧应当设置 200~400mm 的反滤层,孔洞附近 1m范围以内应加厚至 400~600mm.回填土为砂性土时,挡土墙背侧最下一排泄水孔下侧应设倾向坡外,厚度不小于 300mm 的防水层。10、挡土墙后回填表面设置为倾坡外的缓坡,坡度取 1:20~1:30,或墙顶内侧设置排水沟,可通过挡土墙顶引出,但注意墙前坡体冲刷。11、为排出墙后积水,须设置泄水孔。根据水量大小,泄水孔孔眼尺寸宜为 50mm×100mm、100mm×100mm、100mm×150mm 方孔,或 φ50~200 圆孔。孔眼间距 2~3m,坡度不小于 5%.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出水口应高出地面≥200mm.12、在泄水孔进口处应当设置反滤层。反滤层必须用透水性材料(如卵石、砂砾石等)为防积水渗入基础,须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夯填至少 300mm 厚的粘土隔水层。13、挡墙伸缩缝每 5~20m 设置一道,缝宽 20~30mm,缝中填沥青麻筋、沥青木板或其它有弹性的防水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 150mm.查询更多建筑企业中标业绩、诚信信息、资质条件,马上一键查询结果,下载建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