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体现1 在建筑中体现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内涵思考与分析目前对传统建筑空间及其精神内涵方面的讨论比较粗浅,建筑创作思想还停留在“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之类肤浅的隐喻上,创作手法则简单地将传统符号,如大屋顶、斗拱、马头墙等强加于现代建筑上。如 XX 市有一段时期强调“亭子”这一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再现,在很多现代高层建筑的顶部都生搬硬套设计一个亭子,作品因此乏味、僵硬。1.2 忽视了建筑的地域性、历史性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国际式”到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创作领域曾经刮起的一股“欧陆风”,一段时期内,建筑创作不分地域,不顾城市的历史文脉,都是舶来的所谓现代派风格或西方古典建筑样式。这种割裂建筑与地域、建筑历史的创作之风严重破坏了街区固有的地域和历史风貌,城市在大规模建设中渐失了其原本的文化属性。1.3 对历史的生搬硬套,忽视了与时代的结合在现代建筑创作中时常会步入一个误区:为了体现传统建筑文化而将传统的建筑形式、空问直接仿制,搬到现代建筑中,设计出很多“假古董”,这绝不是一个好的继承传统的方法。而且有许多伪历史、伪民俗的建筑是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兴建起来,它们不仅与环境格格不入,也破坏了地区建筑环境的延续性。2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1 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在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北京故宫建筑群为代表的群体组合体现出传统建筑的序列性与和谐性、院落空问组合的内向性;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园林建筑表现出空间的含蓄性、对自然的崇尚、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以及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以四合院为代表的中国人特有的居住空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只有加强对建筑文化的讨论,领悟文化内涵的精髓,做到真正的“懂得”,才能将传统建筑文化的灵魂融入到现代建筑中。2.2 运用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的创作形式随着社会进展,东西方文化交融,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发生了特别大变化,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定带来新的设计观念和创作手法。一代宗师杨廷宝先生曾经说过:“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一切有创新的建筑决不是随心所欲地想出来的。而是要讨论历史上的优秀建筑文化,讨论我们今日设计创作的现实,在综合讨论的基础上从事建筑设计。”因此,我们应该讨论传统建筑的各种因素,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