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服务业进展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从理论上分析 工业 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 现代 服业 进展 所起的积极作用,并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我国服务业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表示的工业化进展水平对服务业存在负向影响,信息化对现代服务业的进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影响显着;同时发现衡量“五化”中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指标,与市场化指数和人均 FDI地区差异明显。鉴于全国数据波动比较大,实证结果表明它们对现代服务业进展水平的影响并不显着。 关键词:“五化”理念;现代服务业;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 的快速进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不再是“边缘化的或奢侈的经济活动”,其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解决 中国 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且增长缓慢的问题亟待讨论。本文基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现代服业进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对影响我国服务业进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健康进展以及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进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一、我国现代服务业进展现状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进展指导思想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服务业一直不受重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两个指标在世界各国中都处于最后几位。1980 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仅为 22%,服务业吸纳的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仅为 13%。同年,这两项指标的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 56%和 6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增长较快,到 2025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已升至 40%,就业比重升至%。近 30 年来我国服务业进展的特点: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前快后慢,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增长迅速,然后有一段停滞甚至下滑的时期,2000 年以后基本维持在 40%左右的水平上;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处于缓慢但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从 1980 年的 13%上升到 1995 年的%,而后又稳步上升到 2025 年的%。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较低水平上趋于稳定,并不符合经济进展的一般 规律 。20世纪 80 年代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可能是对以往多年重建设轻生活、重工农业生产轻服务业进展这种传统增长模式的校正和补偿,而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的缓慢增长则表现为一种“常态”(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