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

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_第1页
1/47
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_第2页
2/47
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_第3页
3/47
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 摘要: 在以“改良旧戏和制造新戏”为指向的中国现代戏剧改良运动中,鲁迅和胡适都曾 对中国传统“旧戏”进行过激烈的批判,但是由于个人性格、审美旨趣、处世方法等方面的 差异,对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鲁迅的批判呈现浓重的“个人批判”色彩,而胡适则实行 了与鲁迅迥然不同的态度。 关键词:鲁迅;胡适;戏曲批判;梅兰芳;审美差异;文化性格 Abstract: During the modern Chinese drama reform movement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improving the old dramas and creating the new ones”, both Lu Xun and Hu Shihad had a fierce criticism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old dramas". Bu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 aesthetic interests and approaches to life, Lu Xun’s criticism of Mei Lanfang, the Beijing Opera arts master, showed a strong “personal inclination”, while Hu Shi, on the contrary, took adifferent position. Key words: Lu Xun; Hu Shi; opera criticism; Mei Lanfang; aesthet ic difference; cultural personality 把同为戏曲“门外汉”的胡适放在鲁迅批判“旧戏”以及鲁迅与梅兰芳是非曲直的文化 背景中加以比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鲁迅和胡适都曾对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旧戏” 持鲜亮的批判态度。鲁迅认为中国“旧戏”太陈旧,脱离现实人生,死板矜持,缺乏生机, 尤其反感梅兰芳的“男人扮女人”,被士大夫“篡改”;认为“旧戏”的出路在于继承中求 革新。崇尚西 化的胡适认为中国“旧戏”内容浅薄,说谎作伪,形式僵化难懂,主张以西方戏剧为模本加 以改良,支持梅兰芳赴日本、欧美、苏联演出沟通。鲁迅在批判中国“旧戏”正走向没落的 [JP2]同时,锋芒对“戏”更对人,批判梅兰芳直言不讳,无所顾及;胡适的批判也很尖锐 ,但他 对“戏”不对人,在积极的交往中鼓舞帮助梅兰芳出国访问演出,以改良中国“旧戏”。不 同的文化性格及其批判方式都对梅兰芳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 一、鲁迅和胡适对中国“旧戏”的审美感受 1.鲁迅认为中国“旧戏”被罩上了“玻璃罩”,与现实人生分离;胡适认为中国 “旧戏”远离现实,远离生活,说谎作伪,思想浅薄。 鲁迅和胡适都崇尚文学的写实主义,认为中国戏曲要睁开眼睛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批判与接受-鲁迅与胡适对梅兰芳的文化选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