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绘画限制 摘要: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捷和实际的利益,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和改变,艺术领域似乎尤其明显,本文从绘画角度探讨了现代科技思维对于艺术的冲击和负面影响,通过对传统绘画创作方法的回顾,试图发掘传统绘画中的营养。关键词:科学技术 绘画 物象 真实 写生有一部电影《瓦力》描述了现代人对未来世界的幻想;未来的人类移居到太空,他们四肢和大脑都已经萎缩退化,肥胖的身躯坐在全自动的装置上,任何时候有什么需求就会有机器人来为他们服务。每个人都像是菜叶上的青虫,经不起任何的一点打击。其实类似的电影有很多,这反映了人对于未来的担忧。 现如今人类正在充当神的职能,无比自信的改造物质世界,一切为我作用;各种欲望正在无限膨胀。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原来很复杂的事情变得轻而易举。对于此人们大都表现的欢欣鼓舞,过于乐观;然而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时是不是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人们对于科技的崇拜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包括艺术。笔者深深体会到了这种影响,包括观念和技术层次的影响。下面就从绘画的角度谈一些感受。 一、科学写实并不一定真实 人对于客观物象的把握总是局限于某个特定范围内;比如说对于人,人的脸部,某些特定的角度,某些特定的光线,特定的情境。人在描绘再现它时总是带有一定主观性,这和此人的知识结构,描绘方式,性情等都有关系。可能有人要说照相机是绝对客观的,在照相机面前绘画是软弱无语的,它不能把握真实。可要知道即使照相机感光出的胶卷也是带有它自身结构的烙印的;如圆形镜头造成成像的不同程度变形;更不要说感光度,曝光时间,胶卷质量等。往深了想,把握瞬间影像的可行性都是值得怀疑的。除此以外,用相机拍摄也是人的主观行为;它必定带有人的主观选择的烙印。 至此我们对所谓的客观性深表怀疑。假如我们说用一种纯粹的眼睛来看事物不带任何偏见的观察和记录此眼所见;现在可以确定这种现象在真实世界是不可实现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客观性是不真实的,真实的就是不客观的。那么什么是绘画真实性呢,在此我们已经知道毫无偏见的记录眼见真实是不可实现的;那么看来机械的看待物象是不对的。我们周围的世界时如此鲜活,这背后一定是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当我们在描绘一个人体时,假如仅仅是看他的颜色,解剖结构,身体比例等因素,那么你会始终感觉画出的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尸体,或人偶,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