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节日内涵,提高德育实效【摘要】中国的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既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当前国务院把一些传统节日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并特别把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中的记忆越来越清楚,曾经远离我们的节日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中华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本学期,我校以“柳州民俗风情文化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讨论”为课题,深化讨论“传统节日”的内涵。我班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学生了解、认同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中秋节——赏咏月诗活动课前将班会主题告知学生,让学生找关于八月十五的诗、词,通过对这些诗、词的理解,赏析来了解八月十五节气的内涵。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被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同学们,你们家过中秋有什么习俗吗?古人过中秋喜爱吟诗赋文来抒发自己当时的感受,为我们后人留下许多优美诗篇。生:赏月、吃月饼,古人过中秋吟诗赋就很多了。主持人:那么今日我们就来个赏诗会,同学们把找到的有关八月十五的诗、词写出来,大家一起分享。甲:《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你在梦里相见。诗人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乙:《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月夜思乡诗。秋深了,夜静了,明亮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到床前,也照到了客居无寐的诗人身上,诗人揉揉朦胧的眼睛,望望地上,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雪白的浓霜,再认真看看,这分明不是霜。它象霜一般的白,又象水一般清。它使人感到清冷,也给人带来光明。他疑惑地抬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