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索TPA模式与多边贸易体制之互动

探索TPA模式与多边贸易体制之互动_第1页
1/28
探索TPA模式与多边贸易体制之互动_第2页
2/28
探索TPA模式与多边贸易体制之互动_第3页
3/28
探究TPA模式与多边贸易体制之互动 [摘要] 美国外贸法中的“贸易促进权”给予美国总统参加贸易谈判的可信度,确保国会的核心地位;促使美国在贸易协定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维持了“府会”良好协作关系。本文旨在探究“贸易促进权”与多边贸易体制的互动,管窥其价值功能,探究其进展趋向。 [关键词] 贸易促进权 快车道授权 多边贸易体制 “贸易促进权”是“府会”根据国际贸易进展状况分享贸易政策决策权的产物,促使总统拥有权谈判的同时,确保国会亦保有其控制权。 众所周知,美国宪法缔造者的原始执政思想是将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分离,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可能引发的专权暴政。受这一思想的影响,美国外贸政策决定和执行过程中贯穿的“府会”共享贸易决策权理念自 1934 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一、基于美国宪法之诉求而诞生的 TPA模式 模式诞生的法理与实践基础 (1)TPA 模式诞生的法理基础 美国宪法奠定了国会在参加签订国际贸易协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国会十分清楚其调整涉外贸易的明确的宪法权力;但另一方面,国会却又不能有效地谈判涉外协定。由此引发贸易协定谈判权从国会向总统的实质性转移,使“府会”出现因宪法引致的紧张关系。 (2)TPA 模式诞生的实践基础 鉴于美国宪法体制的过多束缚和羁绊导致 ITO 夭折,而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依赖修改宪法来解决美国贸易体制受制于国内贸易法的困窘实不可行,因此,TPA 应运而生。 TPA 模式法律机理 (1)概念 TPA 为美国国内法中“行政-国会协定”的变种,是重要的“法定”条约批准程序;即国会将宪法给予其的部分权力让渡给行政部门,授权总统参加贸易谈判并签署协议,在授权时限内,国会对总统达成的最终协议放弃修改权,仅在规定时限内批准或否决已通过谈判达成的整个协议。 (2)特征 TPA 具备高效便捷、减少传统议案所需大量中间环节、将协定作为拟定中的法律来审议之特征。它不但遵从传统的宪法法定批准程序,同时也保留了“立法否决”程序中的重要属性——自动解除某一委员会,避开某委员会封锁该立法的情况出现;禁止委员会就该议案提出修改;在国会参众两院进行有限制的辩论。 TPA 所具有的特定属性使之成为美国实施贸易政策的有利技巧。不但解决了国会对外贸的管理权和对委托授权的监督权,较好地防止了国会委员会或委员会主席压制立法而使法案无法提交全体表决的情况;同时又未对总统的外贸谈判能力和可信度造成不良影响。执法和立法机构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探索TPA模式与多边贸易体制之互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