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课改全面实施 促进学生可持续进展 摘 要:教育要对学生未来进展负责,让学生得到可持续进展。培育他们的综合素养,发掘潜能潜力,适应时代需要,适应未来进展,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的后备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可持续进展;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制度的恢复,给莘莘学子带来了更多的公正公开公平的升学深造的机会。带来了千家万户的脱贫致富,满足了社会对高层人才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进展。然而,近 30 年来,每当千军万马争过高考“独木桥”时,普通高中所面临的升学压力也便与日俱增,升学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进展、老师的进展。上大学,上好大学,学好专业,找好工作。成了宽阔人民的迫切愿望。于是,有人便美其名曰:人民的学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宽阔人民利益,就是要满足宽阔人民的这个愿望。普通高中从当年的对升学率“欲说还休”进展到了现在的大张旗鼓追求升学率,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社会评价学校声誉看升学率,学校评价老师成绩看升学率。政府每年给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指标。万人本科达标率提升多少;教育主管部门给学校下达本科目标人数完成多少;学校分解到各班应承担的本科目标进线多少。这样,层层传递压力,全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升学率。主管部门、学校压力重重,如履薄冰;老师学生不堪重负,如临深渊。老师跳槽,学生厌学。而面对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各地又争相扩大规模办学,改善办学硬件,结果负债累累。家长、学生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择校,上名校,不正当竞争也引发了教育界一个又一个“轰动效应”。虽然先前的“县中模式”的争论不一,但有一不争的事实是,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升学率毕竟还是目前唯一较全面评价学校、老师的一把尺子,自然学校、老师围着高考转就不奇怪了。高考考什么,老师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社会各界、学校上下围绕高考经济、高考效应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唯高考至上,唯升学率第一的氛围。高中把学生进入大学作为高中教育终极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如此,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老师成了教书匠,显然违反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的进展,造成了学生的片面进展、畸形进展,阻碍了人的和谐与充分进展,违反了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教育理论。因为“面对未来”不仅意味着教育要面对现代化建设未来,还应理解为教育要面对学生未来进展负责,让学生得到可持续进展。培育他们的综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