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损害事故的控制1.控制指标:一般轻伤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死亡事故为零。2.实施细则:(1)对从事机械设备的管理、操作以及起重机械安装、修理、检验等在内的作业人员,需从思想素养、业务素养和身体素养等方面综合考虑,并经过专业培训,在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有心理、生理危险因素的人员操作机械设备。(2)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尤其对起重设备安装、维修和拆卸时重要节点的控制,使其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把安全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3)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正确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严禁赤膊赤脚,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和裙子等。禁止戴领带、围巾和其它违反安全制度的行为。(4)定期组织包括特种人员在内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5)现场设备要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合理布置,避开不必要地搬运工作,原材料或半成品应放置在指定的安全地点。(6)大型固定设备通道、出入口、紧急出口,应当保持畅通无阻,通道两侧应当设置区域界线围栏。通道要常常打扫,清除油污、垃圾和其它废料,保持通道的清洁。(7)起重设备在安装、拆卸前,要制定相应的工艺文件,落实重要节点的控制措施和作业责任人员。作业时设置安全区,并设专人看管。(8)露天使用的机械设备如搅拌机、卷扬机、电焊机等必要时搭设防护棚。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要设置符合环保要求的排水设施。设备的传动部分必须做到轮有罩、轴有套。(9)注重作业环境的保护,合理安排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和工作面,不断改善现场环境和作业环境。(10)机械设备的作业人员要严格根据机械安全操作章程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进行操作。严禁违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其它违章行为。(11)作业人员除每班按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的“十字作业法”对设备维护外,还需定期检查各主要部位,及时消除缺陷。专业维修人员应常常深化现场,提倡预防维修,主动控制设备隐患,消除设备故障,严禁设备“带病”运转。(12)严禁用手或工具接触正在工作的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件和零件。严禁戴手套在机械的运动部位进行各种操作。(13)进行设备检测、修理时,应停机断电,在电源箱处设置醒目的警告标牌,如“有人检测、修理,严禁合闸”,并设专人看护。(14)对内有运动构件的设备和设施,在其工作时,严禁身体任何部位伸入。(15)手持转动或电动工具作业时,其前方严禁站人。进行产生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