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方法学人学含蕴 毛泽东哲学思想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实现了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学的高度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方法学体系;二是把人的问题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特别是非常重视广阔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继承、丰富和进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方面的特征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也就是说,毛泽东的方法学有着鲜亮的人学导向,而毛泽东的人学思想也从其方法学当中引申出基本的方法原则。 一、毛泽东方法学的中介功能,体现了对人的生存和进展的极度关注 人学,就一般意义而言,是讨论人的科学。人学讨论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或人的一般及其进展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人学理论的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般的人或整体的人存在的图景;另一部分是一般的人或整体的人进展演化规律的图景。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是实践的能动的人,而非抽象的自然的人。人的生存和进展就是人的活动过程,也就是人的能动的实践的动态过程。这是由人的特别的存在方式决定的,一方面,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身内在的尺度,他总企图超越其生存的受动性与偶然性,要求在制造性活动中改造与否定客观世界的现存状况,使世界不断朝符合人的目的与理想图景的方向进展,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因此,人学对人的生存和进展的关注,必须提升到实践的高度,即提升到能动地改造世界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以往哲学把人抽象化的理论弊端,开拓出一条走出人的“抽象王国”,进入人的“现实王国”的现实道路。 国外有学者曾指出:“毛泽东的全部著作是一种哲学‘实践’,是一种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并正在改造世界的认识论。”[1]这种说法指明了毛泽东对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联系毛泽东革命的一生,我们可以说,这种对实践的重视是源于对人类生存和进展的深切关怀。这与马克思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毛泽东继承和进展了这个思想,并力图在“解释世界”的理论和“改变世界”的实践之间探究一个中介。这个探求的过程是内在地包含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曲折进展过程当中的,其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的方法学体系。毛泽东方法学的全部着眼点在于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于如何发挥其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