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再造 内容摘要:汶川特大地震使灾区民营企业面临生存和进展的严峻考验。文章在深化分析地震灾区民营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再造是灾区民营企业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得以再生和可持续进展的必定选择,并以资源型民营企业为例阐述了其再造策略。 关键词:汶川地震民营企业企业再造 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地区的县域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当地经济进展有重要作用的民营企业遭受极为严重的打击。如何避开和战胜危机,已成为灾区民营企业为获得生存和进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巨大挑战。而在这一关键时刻,企业再造成为灾区民营企业发生彻底性变革,并得以再生和持续进展的必定选择。 汶川地震灾区民营企业受灾现状及机遇 实地调研发现,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当地民营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遭受了严重损失。企业员工伤亡人数众多,员工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绝大多数企业的厂房、生产设备和生产所需基础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震后市场环境恶劣,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外地对灾区信息的缺失和灾情的夸大,灾区民营企业的商业信誉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民营企业根深蒂固的高度集中的产权结构不仅使企业缺乏对经营管理者的制度约束,而且造成企业筹资渠道单一,资本流动性差,以致企业融资困难重重。 “”特大地震给受灾地区民营企业带来惨重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进展机遇;全国对灾区的持续帮助和跨省市对口支援将给灾区带来人力、技术、项目、渠道等方面的大力援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对灾区的关怀和关注,国内外新闻媒介的舆论传播,无形中帮助深处灾区的民营企业形成特别而强大的品牌效应;全国各行各业都积极地利用所拥有的优势资源援助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重建,使得当地民营企业可利用的资源相比震前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幅度提高。 地震灾区民营企业再造的现实意义 企业再造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提出,指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而灾区民营企业的再造需要对企业整个系统的各要素进行全面的重新整合,而非仅仅局限于流程的再造。因此,本文定义的企业再造指的是企业为了获得再生机会,对企业的进展战略、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产品结构、工作流程、人力资源、营销活动等各个方面的重构和再生成过程,它不同于对企业进行局部性的改造,它是企业要素的全方位的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