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财务管理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政策不配套,财务管理环境不佳 2025 年宪法修订后,民营经济的进展氛围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长期受观念、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措困难;在贷款取得方面,民营企业属于最难获得贷款的群体,民营资本的 70%靠自筹,从国有银行猎取的贷款不足 30%;二是投资环境不公,企业进展空间受限。在我国行业和领域准入方面,即使是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的只有 42 个,刚刚超过 50%,而允许外商进入的则有 62 个,三是私有财产的安全保障有隐忧,资本外逃严重。 企业管理者素养不高,任人唯亲 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创办人是 20 世纪 80年代的城镇个体户,农村专业户及一部分辞职人员,相当一批人文化素养不高,40%的业主不懂财务报表,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大部分业主根本无法掌握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方法,而在一些素养相对较高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管理者中,又普遍存在着长于技术而拙于管理的现象;同时家族式管理,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的出纳人员由老板的直系亲属担任,且地位高于其他财会人员,业主习惯于短期的、投机式的理财思维,存在着重销售、轻理财的现象,对财务部门的要求仍停留在记帐、算帐和报账上,在实践中集中表现为资金筹措靠关系,投资决策找感觉,进展定位凭想象,产品开发往往是一轰而上,其结果必定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 家族式管理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员工与企业主的亲疏关系易于超越个人能力,结果是企业不能有效约束自家人,管理工作难以制度化、法律规范化,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成本难以控制,最终使企业在财务、调度、生产等各方面出现漏洞,市场竞争力削弱,影响到企业的进展。 盲目投资,缺乏科学性 民营企业的老板懂市场、会营销、善交际的占 80%以上,而擅长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只占 36%。过分集权是所有民营企业的通病,导致决策只凭一个人的智慧,家族化管理之下的公司决策实际上是家长个人决策,缺乏对决策行为的制约,其经营行为决策行为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投机心理较重,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公司规模扩大和市场竞争加剧以后,家长独断专行的决策很可能脱离实际,以致造成投资的重大失误或经营方针的重大失误。 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民营企业的金融资产所占金额相当小,2000 年金融公司曾在中国做过问卷调查,30%的大型私营企业认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