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安全工作责任书 入汛以来,部分省市相继发生多起大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汛期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根据教育部等上级有关要求和省市汛期安全工作电视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汛期安全工作,预防可能发生的暴雨、雷击、洪水、大风等自然灾害和溺水等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签订汛期安全工作责任书。 一、切实加强汛期安全工作领导。各级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汛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汛期学校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落实汛期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汛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校长作为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统筹协调,亲自部署安排,扎实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及时解决防汛备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安全。汛期将至,各中小学、幼儿园要组织专门力量对所有校舍进行一次全方位、拉网式大排查,确保不留任何死角。要加强重点部位的事故防范,尤其要加强对危旧校舍(包括水泥檩条校舍、厕所、校园围墙、车棚等)以及消防、避雷、用水、用电、锅炉、接送学生车辆等设施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要实行果断措施,立即停用并及时进行维修整改,严防事故发生。切实搞好在建项目的排查整治,严把建设标准,严格施工规程,确保施工安全。要落实校舍安全工作责任制,严格检查签字制度,层层落实责任。 三、切实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各学校、幼儿园要针对夏季特点,不间断地开展师生安全教育。要加强预防流行性传染病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防雷电、防倒塌、防暑降温、防风暴潮、师生集体外出活动等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防溺水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防溺水主题班会、案例警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严禁中小学生到水库、池塘、河道等非游泳水域游泳或玩耍,教给学生科学的避险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不贸然救助落水同伴,防止因盲目施救而导致群死事件。 四、切实增强监护人的责任意识。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手机短信等形式,通报近期发生的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告知学校作息时间,要求家长加强对子女上下学途中的管理,严禁学生私自下河、下塘洗澡。提醒、督促家长在暑期、节假日、周末、放学后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切实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坚决避开溺水等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五、切实加强防溺水联动机制。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社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