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和诸多环境影响因素的预测与分析,结合公路建设环保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在公路建设工可、设计、施工、验收、后评估各环节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对策 一、引言 公路建设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快速进展,各等级的公路建设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伴随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是依法治国,实施可持续进展战略的重要讨论课题之一。如何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之试图从分析江西省的环境特点、遵循预防为主方针,探讨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二、环境状况和评价 自然环境状况 l、地形、地貌 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唐代属江南西道管辖,得名“江西”。又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地处东经 113º35′至 118º29′,北纬24º29′至 30º50′之间。面积166947km2,南北长约 650km,东西宽约500km。 江西省境东、南、西三面环山,海拔多在 1000 米左右,峰峦重迭,山势峻拔,其中东南边的武夷山脉中的黄岗山高 2157米,是江西最高峰。中南部间有丘陵、盆地;北部地面开阔,地势平坦,河湖交织。全省地势周高中低,向北倾斜,犹如盆地。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水系,大小河流 2400 余条,总长18400km,汇流于鄱阳湖然后注人长江。全省中山占总面积%、中低山占%、低山占%、丘陵占%、岗地占%、平原占%。 2、地质 江西地层发育齐全,自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 3、地震 江西东邻西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属华南地震区的一部分,自公元 304 年开始,已有 1600 多年的地震记录史,有记录的破坏性地震有 19 次,震级在 6 级以下,1987年 8 月 2 日发生在寻乌县的 M3=级地震,是 1949 年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4、气候特征 江西气候属中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型,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柔。 太阳辐射:年总辐射量~千卡/平方厘米。 日照:日照时数为 1473~2078 小时。 气温:年平均气温℃~℃,北部极限最低气温-℃,中部最高气温 40℃,最高记录达℃。 风力:全年平均风速为~/s,鄱阳湖边星子县最大风速 34m/s,大部分地区风向为偏北风。 雨量:一般为 1400~1900mm,周边山地为高值区,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