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最大的书(第二课时)一、导入:今天杜老师给大家上课,非常开心。看到大家个个坐得这么端正,小眼睛都看着老师,真是好学的孩子!1、听你们老师说,大家都非常喜欢读书,那谁说说,你平时喜欢什么书?知道了什么?手拿书,那我们读的书是什么样的?(厚厚的、一页一页的、能告诉我们许多的知识)2、师:是呀,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喜欢读书会让你越来越聪明!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个叫川川的小朋友,他发现了一本奇特的书。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岩石。(贴)3、师:读着这个题目,看着这块岩石,你的小脑袋里跳出了哪些小问号?(学生说)4、师总结:看来大家的小脑袋里都藏着这两个问号: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板书)二、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要靠大家认真去读书,到课文中寻找答案。看要求:(1)、请大家带着这问题,自由读课文。(2)默读课文,勾画出与答案有关的句子。(学生活动)(3)、把自己找到的答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认真倾听,小组合作,看看哪个组最先找到问题的答案?(刚才大家讨论的真激烈,下面哪个组来说说你们的收获)三、班级交流:师:孩子们注意,在小组长汇报时,一定要讲清你找到的是第几自然段。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1、生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点一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厚厚的,就像一本书。2、(出示图片)哦,从外形看,岩石的确挺像书一样。3、大家明白了,可川川还有疑问吗?现在你就是川川,同桌来当叔叔,学着叔叔的语气告诉大家,告诉川川------(同桌合作读)4、小组一起与老师合作读。师:这时,川川明白了,原来,这本岩石书是厚厚的,一层一层。那,这本书还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继续交流(书是什么样的)1、生:书上有字。读出有关句子(第六段)2、师:从叔叔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生:岩石上的字就是---雨痕、波痕、矿物。(真棒!)其他小组同意吗?3、师: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叔叔的话中,有一组近义词,找到了吗?4、生:脚印---足迹,理解“痕”5、出示图片:师讲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印迹。这是无数大雨点和小雨点在岩石上留下的印迹。就是------雨痕。海水长期冲刷,岩石上面会留下一层一层,一条一条弯曲的波纹的印迹,这就是----波痕。这亮晶晶、会发光的,就是矿物。6、小结:它们就像是——(书上的字),读着它,你会知道,雨点来过,水波来过。(板书:有字)。川川懂了,你们呢?(懂了)7、复述说话:那谁来当叔叔,看着图片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书上的字——同桌互说8、这本书上除了有奇特的文字,还有什么?(他还是怎样的书?)1、生:书上还有画。(板书)2、师:请你完整的读出句子。3、生读:……4、师:这本书上还有画。板书“画”。好,我们一起看看叔叔介绍的这些画……(出示)这是-----树叶这是---贝壳这是---小鱼5、师:这些图案与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小鱼、树叶、贝壳一样吗?6、师:你们知道吗,这么美的图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化石。打开书86页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化石的形成(有些动物和植物,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被埋起来,死后就不会腐烂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了化石。)7、大家读的这么干脆响亮老师再送给大家一些化石(出示一些化石图片)8、你们知道吗?化石形成的时间至少要1万年,世界最早的动物化石,距今有5.8亿年。你觉得好玩吗?神奇吗?9、那还不快快的读一读我们指名同桌读读这一段。再(齐读)形成原因1、读到这,大家想一想:树木生活在哪?小鱼和贝壳生活在哪?它们怎么会一起出现在高山上呢?这是为什么?川川也产生了疑问。2、下面揭晓答案你们看——(出示动画):这些画告诉我们,……(课文第十段)3、听了介绍,你们弄明白了那些小鱼、贝壳是怎么跑到高山上的了吧!4、这些化石的形成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的变化的过程实在是太漫长了。没有任何一种生命能亲眼见证这一过程。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亿万年前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发生了哪些事?(岩石书)对呀,是岩石书帮我们记录了大自然的变化。板书(记录大自然)5、看,这本岩石书上有字、有画,还能记录了这么久远、这么多丰富的事情,...